3月29日,鱼台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讲好“鱼台故事” 办好为民实事新闻发布会,介绍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2023年以来的具体工作以及为民办实事的基本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,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提升现场教学点,设立“政德云学堂”线上学习平台等一系列举措,用心讲好“鱼台故事”,办好为民实事。
围绕场馆改造,建好教学基地。在闵子祠提升改造工程基础上,开发体验式教学项目,更充分展示闵子骞的孝道思想、为政实践、儒学实绩等。同时,丰富“稻改精神”教学载体,规划设计“稻改精神”教学线路及现场教学点,将水系治理重要节点、排灌站纳入现场教学点建设,以“稻改精神”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。
聚焦教学业务,提升培训质效。将传统文化和礼仪课程相结合,开发《青年干部礼仪修养》等课程,完善《古代政德楹联的时代价值》等课件。优化教学线路、场馆布局,增强现场培训效果,提升培训质量。依托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,面向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,提升参训人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。
创新教学形式,拓宽教学渠道。开设“政德云学堂”线上学习平台,深度挖掘“稻改精神”、孝贤文化、红色湖西文化背后的感人故事、典型事迹,通过撰写文章、拍摄小视频等形式,分期在“政德云学堂”刊发。制作《品读孝贤故事 传颂国学经典》短视频,通过解读孝贤的思想内涵,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忠诚品格,践行为民宗旨;拍摄《稻改丰碑》短视频,通过讲述昔日治水改稻生产运动中的真切感人故事、鲜活人物,加强干部党性教育,厚植爱党情怀。
立足文化优势,培育宣讲品牌。立足实际,整合区域文化资源,聚焦目标导向、质量导向、受众导向,建立鱼台政德教育宣讲品牌,推动基层宣讲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。其中,《鱼台县:打造“三聚三创”新模式 擦亮基层文化宣讲“金色名片”》《鱼台县:“三步走”做实做精做活基层理论宣讲》等经验做法,被《济宁改革》发文推广。通过开展具有政德特色的活动,持续提升鱼台政德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其中,《打造沉浸式“宣讲”鱼台孝贤文化“声”入人心》被《中国县域经济报》刊发。选派人员参加“中国梦·新时代·新使命”百姓宣讲比赛,荣获全县第一名好成绩;在济宁市“学国学、诵经典、育品格”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三等奖。
深挖教学资源,丰富教学内涵。围绕弘扬践行“稻改精神”,加大稻改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文艺创作力度。通过走访一批稻改亲历者、研究者,深入了解稻改历程,收集整合稻改相关材料,整理撰写《稻改故事》30余篇;结合闵子骞的孝道思想和为政事迹,联合县总工会在市民中心,举办鱼台县“党在心中 为政以德”暨迎“五一”书法展,并组织全县各部门、各单位分批观展,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德元素,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。
打开“观鱼台”看评论